金投网

平安健康(1833.HK):拟获62.83亿港元要约收购,超百亿港元派息背后的价值何在?

近日,平安健康发布联合公告,透露出两点重要信息:1)中国平安拟62.83亿港元要约收购平安健康,一旦交易完成,平安健康将成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并将纳入平安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

近日,平安健康发布联合公告,透露出两点重要信息:

1)中国平安拟62.83亿港元要约收购平安健康,一旦交易完成,平安健康将成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并将纳入平安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中。

2)要约交割后,要约人希望平安健康将继续其现有的主营业务,无意重新部署任何固定资产或终止雇佣雇员,无意私有化平安健康且认为不存在私有化的合理可能性。

这则公告或预示着,未来平安健康将在保持其独立运营的同时,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中国平安在金融、科技和医疗等领域的丰富资源,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在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等领域的竞争力。

另外,平安健康此前还宣布将从储备的股份溢价账中向股东派发每股9.7港元的特别股息,派发股息总额将高达108.5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储备的股份溢价账目也就是资本公积项目,截至2024年6月,平安健康的股本溢价总额约为203.43亿元人民币,其中,由注资活动产生的溢价为196.62亿元人民币。

换言之,此次平安健康派发特别股息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之前公司募资所得。在当下资本市场震荡行情下通过派发现金回馈股东,确实是符合市场预期及提升市值的有效举措。

对此,平安健康表示,公司目前营运资金充裕,为回报股东支持,提高资金使用率,公司董事会批准派发特别股息。本次派息计划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当然,对于平安健康的长期价值判断,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公司的基本面以及资本市场的整体趋势上,这些因素才是决定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关键。

稳增长底层逻辑支撑,盈利能力加速释放

目前,平安健康实施的“3+2+3”管理式医疗战略已经显示出显著成效,这一点在其财务状况的持续优化中得到了体现。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20.93亿元,净利润高达6062.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且经调整净利润达到8973.9万元,进一步证明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具体看到业务层面,平安健康的F端和B端业务均实现了收入与付费用户的双重增长,这是公司战略成功落地的直接体现。

其中,F端业务通过深度融入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业务场景,上半年付费用户数约1480万人,同比增长7%。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用户对服务的认可,也显示了平安健康在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截至2024年3月末,使用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平安集团个人综合金融客户,其客均合同数、客均AUM分别为其他个人客户的1.6倍、3.6倍,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平安健康服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B端业务的服务能力和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客户渗透率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的付费用户数约为260万人,同比增长2%。目前,公司累计服务的企业数达到了174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6%,这一增长率在市场中占据了领先地位,显示出平安健康在B端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可见,平安健康的基本面表现强劲,其战略执行和业务发展均呈现出积极的趋势。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对平安健康长期价值的有力支撑,预示着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

港股中长期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和机会

站在整个宏观层面上来看,政策积极发力背景下,港股资产的投资吸引力正在持续提升,这一趋势得到了众多专业券商和机构的认可。其中,平安健康作为互联网医疗头部企业,更是受到这些专业机构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例如,2024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证监会主席雷添良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内地与香港证券监管部门积极研究优化相关税收制度,降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税收水平,使之与A股市场持平,并降低港股通内地投资者的准入标准。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港股估值已回调到相对低位水平,盈利能力体现出一定韧性,后续行情走势的关键仍在于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和经济基本面修复的节奏。随着增量财政政策加码,国内经济逐步恢复,港股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其中,科技板块依然具备较高投资机会,特别是分母端和分子端双重改善预期的细分行业有望更多受益,具体包括互联网头部等板块。同时,在海外不确定因素扰动下,港股高股息策略仍具备吸引力。

具体到板块分析,招商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强调,医药健康领域是AI应用的核心领域之一,对人们日常健康管理和就诊行为带来的体验与效率双提升。根据终端客户不同,这些应用可以分为面向医院、药企和个人三大方向,看好AI技术赋能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对人们日常健康管理和就诊行为带来颠覆性改变。随着文心一言和GPT-4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预计龙头企业将优先受益。因此,建议投资者关注那些已经具备一定流量和数据基础,并积极引入AI模型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如平安健康。

总而言之,平安健康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已经在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领域展现出显著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同时,随着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入应用,平安健康有望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因此,基于稳增长的底层逻辑和资本市场的良好机遇,平安健康有望在科技和医疗健康板块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其长期投资价值和估值提升潜力不容忽视。

来源:格隆汇

温馨提示: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相关推荐

杀红眼!换手率1829%、溢价率51%…
杀红眼!换手率1829%、溢价率51%…
2025年开年短短几天,全球资本市场仿佛在比,谁波动更大。美元指数创2022年以来新高、美债利率昨晚突破4.7%关口、美股震荡盘整、中国AH市场调整、10年国债利率创历史新低、日元汇率又跌回去年官方大举干预的点位……
稳利宝年报揭秘:银行理财缘何成投资者新宠?
稳利宝年报揭秘:银行理财缘何成投资者新宠?
近年来,经历了楼市的低迷、股市的动荡、利率的下行,传统的储蓄方式和投资路径显然已经不再能满足和适应人们对资产增值的需求。
2025年,一个很稳妥的投资策略
2025年,一个很稳妥的投资策略
今天,A股终于迎来了2025年的第一次深V。截至收盘,A股沪指从盘中跌1.7%到收盘翻红微涨0.02%,创业板从跌3.1%到收跌0.98%,不少指数振幅都超过了2%。
“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来了!脑动极光-B(6681.HK)如何重塑治疗边界?
“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来了!脑动极光-B(6681.HK)如何重塑治疗边界?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AI和大数据的融合加速医疗行业的革新,使得数字诊断、远程医疗等服务已从理念走向实际。
以旧换新的效果可能如何演变?
以旧换新的效果可能如何演变?
我们梳理了历史上4轮消费品补贴政策,估算每一轮政策的财政规模,并设计了财政乘数的计算框架,估算每一轮补贴政策的当期乘数以及政策退出后2年内的累积乘数。我们的计算显示,财政补贴当期乘数较高,对相关消费拉动力强。后续由于透支效应,累积乘数会逐渐降到1以下。过去几轮消费补贴乘数趋于下降,产品保有率上升可能影响政策效果。通常而言,单价更昂贵的商品,当期财政乘数更高、长期乘数更低(例如汽车和家电对比)。我们的估算显示,2024年四季度以旧换新补贴可能超过1100亿元,财政乘数2.8左右。2025年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热点话题

中国成单身大国有哪些反思和危害?
https://news.cngold.org/huati/c4680457.html
中国成单身大国有哪些反思和危害?哪怕生活...[详情]
霍金再次发出警告 究竟科技和毁灭要怎么看待?
https://news.cngold.org/huati/c4664694.html
霍金再次发出警告究竟科技和毁灭要怎么看待...[详情]
一分钟带你看懂美联储加息到底是咋回事!
https://news.cngold.org/huati/c4608285.html
一分钟带你看懂美联储加息到底是咋回事!对...[详情]
朋友圈的微商还能盛行多久?
https://news.cngold.org/huati/c4596304.html
朋友圈的微商还能盛行多久?最恨微商的还得...[详情]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热点频道NEWS.CNGO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