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市场迎来了2月的收官之战,A股在连涨3周后,本周迎来调整,前期热门板块集体回落。但从全月表现看,港A股表现仍相对强势,欧美市场普遍承压。
今日,A股市场迎来了2月的收官之战,A股在连涨3周后,本周迎来调整,前期热门板块集体回落。
但从全月表现看,港A股表现仍相对强势,欧美市场普遍承压。
2月港A股主要指数均录得上涨,北证50指数2月累计大涨超23%领涨全球;在“科技牛”的带动下,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7%,恒生指数涨超13%,创业板指、深证成指皆有涨幅。
阿根廷、日本股市表现疲软,阿根廷MERV指数2月累计跌14.47%领跌,日经225指数下跌6.11%;美股震荡走弱,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2.93%。

2月收官日A股跳水
计算机板块领涨月度行情
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收官大跌,沪指跌近2%,创业板指跌近4%,大科技主线大调整。

从2月的整体走势来看,市场呈现出冲高回落的态势。月初,A股市场一度展开了春季攻势。尤其是以机器人概念、AI(DS)概念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成为了市场的焦点。进入2月下旬,市场开始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特朗普宣布对多国加征关税的计划,对全球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亚太股市全线杀跌,A股市场亦跟随走弱。
板块方面,2月涨幅前三的板块为:计算机涨16.31%、机械设备涨10.71%、汽车涨9.18%;跌幅前三的板块为:煤炭跌7.58%、石油石化跌1.06%、银行跌0.99%。

个股方面,2月涨幅居前三的个股分别为万达轴承(226.01%)、并行科技(181.43%)和优刻得-W(155.24%),跌幅居前三的个股分别为德科立(-29.7%)、青木科技(-28.07%)和北京文化(-28%)。

2月港股市场表现惊艳
“科技牛”狂奔
港股方面,今日三大指数皆有跌幅,恒指跌3.28%,恒生科技指数跌5.32%,国指跌3.63%。
整个2月,港股表现惊艳,受益于DeepSeek的“破圈”效应,科技板块的提振明显。
在“科技牛”的带动下,恒生科技指数月度累涨近18%,恒指累涨13.43%,国指累涨14.02%。

个股层面,2月涨幅前三(百亿市值以上)的个股为:新意网集团涨134.13%,经纬天地涨92.64%,地平线机器人涨84.44%。跌幅前三的个股分别为:迈富时跌25.08%、东方甄选跌20.69%、携程集团跌20.33%。

行业指数方面,非必需性消费(月度涨幅19.59%)、医疗保健业(月度涨幅16.34%)本月涨幅居前;能源业(月度跌幅3.94%)、原材料业(月度涨幅1.35%)本月跌幅居前。

后市怎么看?
展望3月,鉴于2月收官战的调整,市场分化在所难免,而DeepSeek的影响还在持续,下个月会议召开,市场预期将释放一系列利好政策。
华龙证券称,复盘近十年“两会”前五个交易日市场表现,市场总体上涨的概率较低,上证指数上涨概率为40%,万得全A上涨概率为50%。中小盘指数的上涨概率略高,但若调整,跌幅可能略高于大盘指数。从近十年主要指数历次下跌的均值来看,在全国两会前五个交易日,市场即使调整,整体的调整幅度或较为有限,阶段调整或为后期布局创造较好的机会。
海通证券认为,当前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都正在面临做多与兑现情绪相互交织的局面,两种情绪或将继续争夺定价权,后市行情可能以震荡为主。从科技行情体现出的强韧性来看,可继续保持关注。但如果科技拥挤度依旧过高,且成交额下滑明显,题材可能出现切换及短期降温压力。配置上,优先关注新启动的相关品种,如一体机、消费等。
来源:格隆汇
温馨提示: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上一篇 港股“冻资王”上市,引爆大消费
下一篇>已是最后一篇
相关推荐
- 资金动向 | 北水净买入港股119亿港元,连续13日加仓阿里
- 2月28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19亿港元。其中:净买入腾讯控股14.9亿、阿里巴巴-W14.88亿、中国移动4.69亿、融创中国1.72亿;净卖出南方恒生科技12.34亿、比亚迪电子4.95亿、理想汽车-W2.06亿、快手-W1.09亿。
- 实时热点 银行 0
- 阳光精机冲击IPO,专注轴承领域,依赖第一大客户晶盛机电
- 近期,一家高端装备制造公司更新了上市动态。格隆汇新股获悉,近日,无锡阳光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精机”)回复了北交所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据悉,2023年12月,阳光精机IPO申请获得受理,保荐人为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国内新闻 利率 创业 0
- 新热点再次变化,“估值提升计划”股一度强势,主打分红、并购重组
- 近期,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估值提升计划的热潮,其中,市场较为关注当属自2月25日晚间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公告后,股价迎来“二连板”的康欣新材(600076),今天盘中一度再迎来涨停,但随后受行情拖累,截至发稿已已是大幅跳水......
- 国内新闻 房地产 银行 0
- 公募1月规模31.93万亿,货基、债基规模双双缩水
- 中国公募基金最新规模数据出来了。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较2024年12月底的32.83万亿元减少约0.9万亿元,环比下降2.74%,为近年来首次出现月度规模下降,但仍维持在30万亿元以上的历史高位。
- 国内新闻 利率 银行 0
热点话题
- 中国成单身大国有哪些反思和危害?
- 中国成单身大国有哪些反思和危害?哪怕生活...[详情]
- 霍金再次发出警告 究竟科技和毁灭要怎么看待?
- 霍金再次发出警告究竟科技和毁灭要怎么看待...[详情]
- 一分钟带你看懂美联储加息到底是咋回事!
- 一分钟带你看懂美联储加息到底是咋回事!对...[详情]
- 朋友圈的微商还能盛行多久?
- 朋友圈的微商还能盛行多久?最恨微商的还得...[详情]
- 1 2月收官:北证50飙涨23%领跑全球股市!阿根廷“牛市”熄火
- 2 港股“冻资王”上市,引爆大消费
- 3 资金动向 | 北水净买入港股119亿港元,连续13日加仓阿里
- 4 阳光精机冲击IPO,专注轴承领域,依赖第一大客户晶盛机电
- 5 新热点再次变化,“估值提升计划”股一度强势,主打分红、并购重组
- 6 2月港股通互联网ETF涨超20%,A500ETF基金年内净流入超15亿
- 7 当我用AI推荐儿童学习桌:大数据为何偏爱光明园迪? ——解析儿童健康学习装备的“智能之选”
- 8 《云南延奔:应急指挥通信建设的中流砥柱》
- 9 新商DOU来赚!3月新商免佣政策来啦!
- 10 《云南延奔:信创与通用航空领域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