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网

新一轮引爆点来了?

对冲基金在“美国国债基差套利交易”的规模超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美国著名专家发出警告,这或将引爆新一轮金融大崩溃。

对冲基金在“美国国债基差套利交易”的规模超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著名专家发出警告,这或将引爆新一轮金融大崩溃。

1

疯狂膨胀!新一轮金融崩溃的引爆点来了?

何为美债基差套利?许多对冲基金在美国国债现货和期货之间套利,过去该交易屡试不爽,但由于每次获利很小,为了提高收益率,对冲基金不断猛加杠杆。

也就是说,如果稍有剧烈波动,这些巨型杠杆资金引发平仓,对市场流动性带来短时剧烈冲击,从而引发金融连锁反应。

对此,当前不少市场人士非常担忧。而且资金还在不断加杠杆,有数据显示,短短一年时间,平均监管杠杆率从6.3倍快速跃升到7.8倍。

一些著名美国学者忧心忡忡,称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金融动荡的导火索。学者们建议美联储应该建议应对方案,应对29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市场发生波动时高杠杆对冲基金平仓的潜在风险。

美国专家学者们透露,当前这种所谓的“基差套利交易”规模已达1万亿美元,是2020年需要美联储干预时的两倍。

但实际规模似乎比这个更大。有媒体数据显示,几大多策略基金的监管资本就高达1.5万亿美元,同比上一年暴增3000亿美元。

TBAC的数据口径则显示,做多现金和做空期货的固有杠杆率高达20倍左右。

其实早在2020年3月份美国那次金融动荡,当时的导火索就是美债套利交易意外平仓,市场不断抛售以换取现金导致流动性告急。

现在美债规模已经来到29万亿美元,如果出现波动事件,这个超万亿美元的套利交易一旦平仓,不仅会拖累美债市场,流动性抽离还可能跨市场波及其他品种,引发不可预料的金融动荡。

关于美债市场的波动事件,中金分析师表示,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的解决就可能是触发市场波动的关键。

因为一旦债务上限问题获得解决,美国财政部将补发之前因债务上限限制而未能发行的美债,这将导致美债供给的突然增加。

这种供给冲击将带来三重影响:1.利率抬升;2.对其它资产造成流动性“抽血”效应;3.可能触发基差套利交易的大规模平仓。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现金储备连续第10个季度增长,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去年底,伯克希尔的现金、短期国债等流动性储备达到创纪录的3342亿美元。

巴菲特手拿巨额现金,难道就是在等美股或美债出现波动?

2

避险情绪升温!美股暴跌,金价再创新高

美股经历了“黑色星期五”。

周五,道指跌1.69%,标普500指数下挫1.97%,纳指跌2.7%。本周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1.53%,道指下跌0.96%,纳指跌2.59%。

科技股首当其冲,周五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大跌3.29%,美股“七姐妹”市值一夜合计蒸发约5000亿美元。

恐慌指数VIX飙升,投资者对贸易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以及通胀前景的进一步恶化,共同压垮市场情绪。

密歇根大学3月消费者信心终值显示,美国民众对长期通胀的预期升至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变化表明,尽管美联储在过去一年持续加息,通胀预期仍未完全得到控制。

此外,市场对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是本周股市下跌的重要因素。随着白宫一连串关税声明发布,投资者对全球贸易格局和企业盈利前景感到不安。比如此前宣布对所有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进口关税,引发汽车股普遍下跌。

今年以来美股暴跌重创华尔街,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态度严重恶化。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的调查显示,美股看跌情绪连续第五周超过50%。根据Bespoke Investment Group,这创下自1987年开始这项调查问卷以来持续时间第二长的连续看跌纪录。

在即将到来的4月2日“关税大日”及4月5日的非农就业报告发布之前,市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情绪加剧,风险资产遭到大规模抛售,资金纷纷转向避险资产。

金价再创新高!现货黄金涨0.88%,报3084.25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6月合约涨0.59%,报3116.6美元,本周累涨2.26%;均继续创历史新高。

近期,桥水基金的分析师最近对黄金资产进行了分析,最重要的信息在下面这张图里:

新一轮引爆点来了?

3

港股创新药本周领涨,港股科技年内领涨

周五,A股三大指数缩量调整,盘面无明显主线,热门题材集体哑火,市场逾4300股下跌。本周,上证指数累计跌0.4%,深证成指跌0.75%,创业板指跌1.12%。

本周,港股创新药领涨,黄金主题ETF逆势上涨。

新一轮引爆点来了?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年初至今,港股科技ETF、香港科技ETF、恒生医疗ETF领涨。

新一轮引爆点来了?

年初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节奏明显加速,截至3月28日,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规模达4009亿元,无论是净流入的规模以及持续性都远超前几年同期水平。

与此同时,开年以来市场看到AH股溢价指数持续收窄,截至3月28日,AH股溢价指数录得132,相比去年底的143下降了7.5%,并且基本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中枢水平之下。

从南下资金流向来看,今年来南下资金主要净流入港股市场可选消费、科技等新兴板块,截至3月28日,南下资金净流入可选消费板块、通讯服务、信息技术规模分别为1096亿港元、819亿港元和376亿港元,占同期总流入比重达57.8%。其中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和中国移动分别净流入763亿港元、460亿港元和190亿港元,为净流入前三大标的。

方正证券指出,综合来看,2020年之前,因为AH股存在溢价,港股市场同类资产估值偏低,对应的股息率相对更高,南下资金多流入港股市场中金融板块为主,但在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在deepseek、人工智能等产业层面催化下,南下资金流入港股市场主要加码阿里、腾讯等新兴产业龙头公司为主,不属于AH股溢价指数衡量范畴。

方正证券认为后续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层面利好不断催化,港股市场盈利稳健、估值不贵的新兴产业龙头公司有望进一步吸引南下资金持续流入。

来源:格隆汇

温馨提示: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相关推荐

烈焰锻造新生态:智云健康(9955.HK)2.0的“医疗AI+P2M”进化论
烈焰锻造新生态:智云健康(9955.HK)2.0的“医疗AI+P2M”进化论
现如今,医疗产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在政策引导与“AI+”技术融合赋能的双重驱动下,行业虽维持着整体向好的发展基调,但底层生态的深层重构已悄然展开。
扭亏为盈,青瓷游戏(6633.HK)长线运营、创新储备、全球化的“战略耐力”验证
扭亏为盈,青瓷游戏(6633.HK)长线运营、创新储备、全球化的“战略耐力”验证
在中国游戏产业深度转型的“双重变奏”中,战略演进路径愈发清晰,存量市场用户的价值深耕与全球增量空间的开拓形成协同演进。这在政策红利释放以及市场需求增强的驱动下,也正不断推动行业迈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阶段。
千亿家电巨头,掉队了吗
千亿家电巨头,掉队了吗
在热闹的互联网舆论中,近日,海尔也公布了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实现营业收入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归母净利润187.41亿元,同比增长12.92%。
音频 | 格隆汇3.31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音频 | 格隆汇3.31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国际要闻:1、本周大事提醒:对等关税来了;2、上周五美股重挫!道指狂泻715点,中概指数跌3.11%;
归创通桥-B(2190.HK):净利润破亿,血管介入龙头迎新阶段
归创通桥-B(2190.HK):净利润破亿,血管介入龙头迎新阶段
2024年,医疗大健康行业遭遇了来自内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严峻考验。然而,在这瞬息万变、充满变局的时代,总有一些杰出企业能够挺身而出,勇破困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第三方投稿,投稿人在金投网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金投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热点频道NEWS.CNGO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