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驻马店市物流港发生爆炸,50人死亡”,引发关注。经当地消防部门核实,6月5日下午,驻马店市高新区某塑料制品公司一厂房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网传信息为谣言。目前,涉事账号“秋某李”已删除相关视频。网信部门正联合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置。
2025年06月06日
谣言:河南驻马店物流港爆炸致50人死亡?
真相:6月5日,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驻马店市物流港发生爆炸,50人死亡”,引发关注。经当地消防部门核实,6月5日下午,驻马店市高新区某塑料制品公司一厂房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网传信息为谣言。目前,涉事账号“秋某李”已删除相关视频。网信部门正联合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置。(来源:“清朗河南”微信公众号、“网信驻马店”微信公众号)
谣言:新疆乌鲁木齐2路汽车按秒收费?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乌鲁木齐2路汽车按秒收费”,引发关注。经当地网信部门核实,乌鲁木齐2路汽车票价现为每人1元,不存在按秒收费情况,网传内容系不实信息。网信部门已联合公安部门依法约谈不实内容发布者。(来源:“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乌鲁木齐网络举报”微信公众号)
科普:这些眼健康流言你中了几个?
详情: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让我们一起告别眼健康流言,守护清晰视野,拥抱美好生活!
流言一:戴眼镜会加重近视?
真相:并非如此。许多人认为戴眼镜会让眼睛“依赖”镜片,导致度数加深。实际上,近视的发生和遗传、近距离用眼过度以及不良用眼习惯相关,正确配镜能减缓近视进展速度,减少高度近视发生率。相反,患者长期不戴眼镜可能迫使眼睛过度调节,加重近视程度。
流言二:年轻时近视老了不会老花?
真相: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近视和老花成因不同,机制独立。近视主要是因为眼轴变长,老花眼是因为晶状体弹性降低,二者无法抵消,近视和老花眼可以同时存在。
流言三:点眼药水能逆转白内障?
真相:目前没有任何眼药水能逆转白内障。药物只能延缓早期进展,无法恢复视力。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属于不可逆病变,目前,手术置换人工晶体是唯一有效方法。
流言四:眼睛不需要防晒?
真相:眼睛同样需要防晒。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对眼睛造成伤害,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日积月累的累积效应可能会导致多种眼部疾病,例如白内障、黄斑变性。短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也可能引起急性的电光性眼炎,例如“雪盲症”,甚至有失明风险。(来源:@人民日报、@科学辟谣)
提示:高考安全指南:考生和家长必看的五大网络安全提示
详情: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除了备考冲刺,考生和家长也要警惕各类网络安全风险!特此整理这份《高考网络安全指南》,帮助大家避开陷阱,顺利度过高考关键期!
一、个人信息保护
准考证、身份证切勿随意晒
不要在社交平台晒准考证、身份证、考生号等信息,即使打了马赛克也可能被技术手段还原。
警惕“高考大数据”钓鱼网站
非官方渠道的“高考志愿预测”“分数线查询”等链接,可能窃取考生信息或植入恶意程序。
正确做法:仅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学校官方渠道查询信息,避免点击陌生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
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骗局1:“内部指标/补录名额”
诈骗分子伪造“教育部红头文件”,声称有所谓的“内部录取名额”,要求支付“保证金”,诈骗钱财。
真相:高考招生严格执行公开政策,不存在“内部指标”!
骗局2:“奖学金提前发放”
诈骗分子会冒充学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为由,借邮件、短信等方式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或支付手续费。
真相:奖学金由学校官方渠道发放,不会索要手续费!
骗局3:“大数据志愿填报VIP服务”
诈骗分子声称可以收费提供“精准志愿推荐”,实际是骗钱后拉黑。
真相:志愿填报应参考官方发布的指南,警惕高价“保过”服务!
三、诚信考试,远离作弊陷阱
警惕“高科技作弊”骗局
诈骗套路: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小广告等渠道兜售所谓的“作弊神器”,声称能帮助考生“轻松通过考试”。
真相:这些设备要么是骗钱工具,诈骗分子收款后消失,要么是违法器材,进入考场时即被抓,考场全程监控+信号屏蔽,任何作弊行为都难逃监管,不要心存侥幸。
高考作弊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4条,组织考试作弊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四、考后志愿填报阶段
严防志愿被篡改
账号安全:绑定手机+开启短信验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如“123456”)。
安全操作:填报后立即退出系统,并清除浏览器缓存。
识别“野鸡大学”
部分虚假学校仿冒正规高校名称,骗取学费。
查询方式:通过教育部官方平台核实学校代码。
五、心理健康和网络谣言
警惕“考题泄露”“阅卷黑幕”等谣言
高考前后,社交平台常出现“泄题”“改分”等虚假信息,目的是制造焦虑或传播病毒链接。
建议:不轻信、不转发,发现谣言及时举报。
家长群里的“政策文件”可能是木马
诈骗分子伪造“高考改革政策.pdf”“最新录取规则.exe”等文件,实则为病毒程序。
建议:只接收学校/官方渠道发布的通知,陌生文件勿随意下载!
最后,祝各位考生:高考顺利,金榜题名!(来源:“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
温馨提示: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相关推荐
- (2025年6月05日)今日辟谣:高考倒计时,AI押题命中率98%?
- 高考进入冲刺阶段,不少自媒体在社交平台上称,可以利用AI预测考题,包括语文作文题、数学压轴题等;甚至有自媒体打出“命中率98%”的旗号。这是真的吗?实际上,部分自媒体在宣传时把高考试题共性牵强附会成大模型“押中”的结果,所谓“AI押题”的真相是偷换概念或“标题党”,其本质是部分自媒体为吸引眼球或推销自己的有偿服务而进行的虚假营销,误导考生和家长。从技术角度讲,一方面,高考命题实行严格保密,AI难以获得相关数据进行训练,自然难以押中;另一方面,近年来高考命题持续深化改革,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
- 实时热点 0
- (2025年6月04日)今日辟谣:北京家庭新能源汽车指标中签后放弃,可直接转为油车指标?
- 近日,网上流传涉北京小客车指标政策相关言论,如“家庭新能源车指标中签后,如果不去处理,一年后可申请将电车指标更换为油车指标。”经核实,上述言论不实。根据北京市摇号政策规定,普通燃油车指标可以申请更换为新能源车指标,反之则不行。目前小客车指标有效期均为12个月,逾期未办理车辆登记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指标,更没有任何途径可以将刚刚中签的新能源车指标更改为普通燃油小客车指标。此外,如果已经以家庭为单位取得了新能源指标,按照家庭申请指标规则,所有家庭申请人10年内都不能再申请小客车指标。也就是说,无车家庭的主申请
- 实时热点 0
- (2025年6月03日)今日辟谣:国家能源集团没有设立所谓“拓展中心”
- 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冒国家能源集团在全国多地设立所谓“拓展中心”,涉嫌从事违法活动,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虚假宣传。对此,国家能源集团严正声明,国家能源集团从未在全国任何地区设立任何“拓展中心”或“拓展服务中心”等机构,从未向社会公众开展任何形式的“投资理财”或“股权认购”等活动,从未开发或授权他人开发任何投资理财类手机APP;不法分子使用国家能源集团名号和商标的行为未经任何授权,其成立的“拓展中心”或“拓展服务中心”等机构、其发布的一切投资理财产品及信息均与国家能源集团无关。国家能源集团已就有关情况向相关部门
- 实时热点 0
- (2025年5月30日)今日辟谣:四川成都6月1日起所有公路边停车位免费?
- 近日,个别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称,“成都市停车新规定,从2025年6月1日起,所有公路边停车位将不再收取停车费,市民可以免费使用”,引发关注。对此,微信公众号“成都停车App”发布声明称,网传“成都市所有公路边车位将不再收取停车费用”“6月1日起成都路边停车位0元”系不实信息,暂未收到上级单位停止收费的通知。成都市中心城区临时占道停车场是按照《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由成都市公安交管部门统一规划、设置。收费标准按照成都市发改委《关于调整城区机动车临时占道停放差别化收
- 实时热点 0
- (2025年5月29日)今日辟谣:官方组织网民为大熊猫集资应援?参与集资应援的主播可以进大熊猫圈舍?
- 近期,网传消息称“官方组织、支持网民为大熊猫集资应援”“参与集资应援可以进大熊猫圈舍”等,引发关注。对此,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文回应,熊猫中心从未授权机构或个人为任何一只大熊猫开展集资和应援活动。“官方组织、支持网民为大熊猫集资应援”“参与集资应援可以进大熊猫圈舍”以及“不参与集资的主播将被拉黑”等均为不实信息。
- 实时热点 0